由於傳統父權社會視「異性戀婚姻」為唯一正常的親密關係領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遭受到壓迫,連異性戀者也不例外。因為除了婚姻之外,其他愛情和慾望的表達方式都被禁止或視為羞恥。而人一定要結婚嗎?男女朋友的下一步就是婚姻嗎?進入婚姻的好處真的比壞處多嗎?這些質疑將一一挑戰了異性戀婚姻是正常親密關係的唯一性。

事實上,父權社會下的婚姻是用來合理化性行為以進行傳宗接代的制度,婚姻在親密關係上的意義是人所給予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有許多人卻對婚姻抱持著過於理想化的信念,誤以為婚姻可以重新賦予親密關係一個新的希望,只要進入婚姻便能使得不美好的親密關係變得更美好;又或者以為婚姻是一個安全的領域,進入婚姻之後,兩人的關係可以得到永遠安穩、一生不變的保障。

曾有一位朋友的故事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她是一個單純乖巧的女孩,與男友從高中交往至今已超過10年,而兩個人的親密關係一直存在著某些沒有達成共識的問題,但是他們依然決定要邁入婚姻。就在邁入婚姻前的幾個月,她告訴我關於她和同事的私通款曲,因為同事能給她所嚮往的,但卻是男友所不能給的「體貼與溫柔」。她坦承這是不對的,她也不可能和已婚的同事有任何結果,而且她也決意要和男友結婚,畢竟已經在一起那麼久了。數個月後,我輾轉聽到她婚姻後的不快樂……。

在這個故事裡,婚姻似乎是一個人生必經的里程碑,而走向這個里程碑的人卻不知道為何自己走到這裡的理由,只是跟隨著社會大眾的腳步,聽著「只要結婚後,一切就會好轉了」的道聽途說。因此,許多茫然的人們在進入婚姻後,在光鮮亮麗的婚姻面具下〝製造〞了新的不幸福關係或〝延續〞了結婚前的不幸福關係。

我認為,關係的品質不會單憑「婚姻制度」而變得更美好,而是當兩個人之間的承諾與情感連結變得更緊密厚實時,關係的品質才會隨著提高,因此「婚姻制度」只是增進承諾與情感連結的選擇之一,而不是唯一選擇。但是我們的社會不像歐美國家那樣的開放,父權主流化的意識外顯地或內隱地抵制壓迫了其他的選擇,使得非主流的路變得更崎嶇難行,又落井下石地攻訐這些非主流的路〝本來〞就不適合人走。

因此,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回歸到性別教育的核心價值「愛與尊重」來教育學生親密關係,「男女朋友」、「婚姻」都是種形式,形式背後的關係承諾與情感連結才是親密關係的關鍵所在,兩個人若能相愛相尊,擁有更緊實的承諾與情感連結,那麼以任何形式的關係存在又有何妨!?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愛與尊重」的共識,社會便可以用更開放廣闊的眼光來看待其他親密關係的價值,總有一天被問題化的親密關係都能見到「去問題化」的曙光。

如果當初那位朋友可以多思考結婚的必要性,瞭解結婚不會是親密關係唯一的幸福出口,也不會是女性唯一的依靠,更不可能是未來希望的寄託,如果結婚前是不幸福的,結婚後不可能一切反轉成美好的。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承諾與情感連結是否有所改善,彼此能否有更多的愛與尊重,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結婚絕對是弊多於利的,繼續交往也只會徒增煩惱以及對關係的依賴,那麼「分手」也許會是一個帶來新希望的形式也不一定。


以上取自我的「性別教育研究省思札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d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