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家雜誌(13卷12期p2-3)中,林大器提到他與妻子每週五會開放自己的家,讓鄰舍和社區朋友到家裡來參加他們安排的活動,當中尚包括以繪本故事引導孩子學習正面的品格。這樣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一直以來那個潛藏在我心中許久的「串連家戶」想法。

隨著工業化革命以及科技的進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轉變,家庭住的房屋也從過去的磚瓦平房變成如今的鋼筋水泥大廈,雖然人們住的高度變高了,心境卻沒有變得更遼闊。家戶之間的互動已不像從前鄰里都是平房,一開窗一踏出門隨時就有與鄰居互動的機會,如今緊鎖的鐵門窗、厚厚的水泥牆區隔了每個家庭的領域,也隔斷了人心的溫暖聯繫。現代的人雖然過著更富裕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卻是每下愈況,罹患憂鬱症的人口不斷增加,有一大部分原因跟現代人的社會支持減少有很大關聯。

過去,大家庭的人口結構提供了家庭內的社會支持,同住的兄弟姊妹、叔伯姨嬸彼此分擔物質上、精神上的壓力,也提供了陪伴的壓力抒解管道。此外,社區鄰里的緊密聯繫,如同家人親友般的濃密情感提供了家庭外的社會支持,也許是物資上柴米油鹽醋的幫忙,也許是育兒上幫忙照顧一下,也許是失業時的一句打氣鼓勵,都是每個人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現今家庭人口結構從大家庭(祖父母+父系的兄弟姊妹家庭+父母+孩子)轉為折衷家庭(祖父母+父母+孩子)或核心家庭(父母+孩子),再加上少子化的現象使得家中手足數大幅降低,家庭內的支持幾乎只剩父母親獨撐大局,再加上居住環境改變使得鄰里關係變得冷漠隔離,社區對家庭的支持力量已大幅降低。如此可知,當人們遭遇挫折與危機時,已不再像過去有那樣唾手可得的家庭內外之支持力量。想像一下在餘生中,跌倒的時候不再有人扶自己一把,那會是多麼令人感到失落與寂寞。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我認為家庭結構的轉變是工業化革命後我們必須面對的自然後果,由於追求自由的價值觀興盛,大部分的人也不可能願意回到過去大家庭那樣黏密而缺乏個人空間的光景。在家庭內的支持部分,現代的父母在孩子年齡尚小的階段必須獨攬家庭中所有的責任,需要有更多的資源來協助父母的功能發揮。在家庭外的支持部分,則需要超越大廈樓牆,重新引進鄰里社區的支持力量。內外合一的支持力量便能形成一個鞏固的心靈保護牆。

在幾年前我和幾位好友一段時間就會相約舉辦活動,或出遊或聚餐或運動,每次的主約人可能都不一樣,因此參與的領域也就多采多姿,每每都讓我有新的發現與學習,而我也聯想到現代自掃門前雪的台灣家庭之間如果也能形成像這樣的互助團體該多好。從那時起,心中就一直存在著一個「串連家戶」的想法,如果可以鼓勵數個家庭組成自助團體,定期共同進行活動,如同林大器訂在每週五邀請鄰居社區朋友來家裡參加活動,他也主動以講繪本故事來教育自己與鄰居的孩子。換句話說,「串連家戶」就是把各自分離的小家庭聯合起來,發揮過去大家庭的功能,分工合作、交流情感、分享支持,也許這個禮拜五這一家負責講繪本故事,下一個禮拜五那一家帶大家打球,再下一個禮拜五幾個家庭一起烤肉聚餐。這樣的串連一方面能夠分擔各個家庭的父母責任與功能,減輕父母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分享各個家庭的情感與物資資源,家庭之間互通有無、相互扶持、共同成長。再者,父母與孩子也能透過欣賞不同的家庭來反思己身,學習認識不同的人生角度。如此一來,便同時增強了家庭內外的社會支持力量。

該怎麼做呢?或是該從哪裡著手呢?簡單講就是「內外並行,循序漸進」。家庭內的父母要能夠重視家庭並不斷學習家庭相關的教育資訊,且有意願開放自己的家庭。團體對象可以從一個親戚或好朋友家庭開始,等慢慢建立習慣之後,團體的進行也穩定之後,再延攬更多的家庭進入。要招攬多少家庭則自行視現有資源而定(有多少時間、金錢、人力)。舉辦活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行動以及「放鬆享受」的態度,先以能力範圍內能輕易做到的活動開始,再慢慢擴展活動的範圍及複雜度。然而,這畢竟是家庭活動,不是工作,以玩樂的心情來進行活動才能真正體驗到快樂,重點是在「與人相處」而不是把活動完成。

政府則需大力塑造與推動「串連家庭」的想法,提供適當足夠的資源來協助推行活動,例如撥款提供經費,委託相關專業人員實際進入社區,協助家戶組成團體等等。詳盡的配套措施以及應急策略將能讓政策施行的更完善,政府尤其要主動看到那些非主流家庭(單身、單身、非婚、隔代、同性戀家庭等等)的需求,主動關懷那些沒有資源的家庭,讓這些家庭也能在活動中獲益。從這次發放消費卷的活動看來,政府並不是不能做事,只是看有沒有決心去做。期待真的有那麼一天,台灣的家庭都能串連起來,帶動全球串連的風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d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