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所成長而熟悉的這個台灣社會來說,
大多數男人雖然享有父權的優勢,
同時卻也被父權的體制所箝制。

對於人際關係或是情感這類事物,
男人有著先天與後天的相對劣勢。

一般而言,先天上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在思考功能上是有差異的,男性大腦較偏工具性、結果導向的思考,女性大腦較偏情感性、過程導向的思考。(這裡的男性大腦是指因雄性激素分化而成的大腦,不是指所有男人的大腦,有些男人的大腦也有可能偏向女性大腦功能,不過多數男人的大腦是偏向男性大腦)

所以對於「一個人跌倒」,男性大腦會先想到他該用什麼方式可以不再跌倒或是應該趕快去看醫生;女性大腦則是先想到那個人有沒有受傷,有沒有人會安慰他的感受。

後天上,男人在父權社會中不被鼓勵表露情感,很少有機會去思考與討論情感,遇到問題時父母教導的態度是「要堅強、要強硬」、「以牙還牙」,不像女人是被教導要溫柔、要透過人際關係技巧來解決問題。男人通常第一個學會的情緒往往是憤怒,很不幸的,憤怒也是很多男人唯一會的情緒。

所以跌倒時,男人被期許「有淚不輕彈」,於是情緒往肚裡吞。
女人則被「呼呼,惜惜,有話就要說出來」。

社會期許男人的最高理想是追求事業顛峰,
女人則是要照顧家人的需求,相夫教子。
親密關係這個領域,大多男人其實是很陌生的,
尤其是感受與需求。

但偏偏社會又期許男人要和女人結婚,
偏偏現在女性意識也漸漸抬頭,
不願意再像過去一樣在關係中屈就於男人的需求。
因此,兩股能量開始有很多衝撞的情形。

當男性大腦遇上女性大腦,而兩方卻又不熟悉彼此大腦「原來是這樣搞」的時候,很多的問題可能都是來自於誤會,而這中間又沒有適當的溝通能力作為處理工具,於是誤會變成心結,心結變成埋怨與憤恨,不斷惡性循環與累積之下,在某個癥結爆發出來,導致負向的結果,輕則單純分手,重則在彼此的身體與心靈留下永久的傷痕。

這其實不是男人的錯,更不是女人的錯,
這是從遺傳、社會文化到個人特質與發展的問題,
但追究並意識到問題原因只是第一步,
重要的是第二步:有沒有心去改變;
以及第三步:要怎麼先從自己開始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d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